小說王耽美小說網

☆、79拒婚

關燈
廬州北有個邊貿集市,商販從金國販回牛羊制品,與宋瓷器工藝品交易。

邊貿集市在城界,轎子直走了兩三個時辰才到,下轎子一看,果然繁盛,牛羊牲畜,奶制品,皮貨應有盡有。

人流熙嚷,討價還價,吆喝聲此起彼伏,淹沒在嘈雜聲中。

青語和喜鵲初來全新的城鎮,到處覺得新鮮。

莫大奶奶先去鋪子裏買了臘腸、火腿,由小廝提著在後面跟著。

然後,幾人去了露天的集市,莫大奶奶在一個攤位前,看好一塊羊皮,思謀回去縫個羊皮褥子,節下回娘家,帶去給爹娘用,正舀在手裏掂量著討價還價。

秋筠在離此不遠一個地攤上,看上一把精致的匕首,匕首的柄是鍍金漆雕獸紋正中鑲嵌著顆胡珠,刀刃鋒利如鏡面。

青語和喜鵲分別在幾步遠的攤車上看小飾品。

正這時,突然人群騷動,兩夥持棍棒刀槍的人打鬥起來,整個集市頓時混亂起來,人們紛紛四散奔逃。

秋筠順著人流朝東湧去,恍惚聽青語喚姑娘的聲,秋筠裹在人群裏,無法脫身,只好隨著跑。

跑出很遠,來到一處僻靜的街巷,秋筠在此靜待許久,估摸時候差不多了,才走到官道上,問往來的行人,說:邊貿那邊鬧事已平息。

秋筠原路走回,看集市又恢覆正常,小商小販又照常做起生意,但卻四處不見莫大奶奶和青語、喜鵲等。

找了幾個來回,確定她們確實不在此處,又想起莫大奶奶說附近好像有一家賣酒的,叫廬州酒坊,回去時順便捎點回去,就沿路打聽來到一個繁華熱鬧的街市。

這街的官道四通八達,臨街鋪面,一家挨一家,酒館茶莊高樓鱗次櫛比。

秋筠打聽到廬州酒坊在一小胡同裏,走了兩條熱鬧的街市,朝左才要拐進個胡同,就聽一片吆喝聲。

秋筠回頭,就見南邊官道來了頂藍呢帷子八臺大轎,家丁前面開道,前呼後擁,從她面前大道經過,瀘州地面工商仕農,三教九流各色人等混雜。

秋筠無意中朝斜對面樓上看了一眼,愕然見一支羽箭的箭尖從二層窗子裏探出頭來,在朝兩邊樓上看,剎那,伸出數支弓箭對準那即將來到眼前的轎子,而兩廂的家丁護衛全無知覺,這情景只有站在秋筠這角度能看到。

千鈞一發,秋筠‘啊’字尚未出口,背後一有力的臂膀緊箍住她的頸項,秋筠仰臉,上方赫然對上一雙犀利的鷹一樣的眼睛,隨即一塊東西堵住了嘴,一股異香飄入鼻翼,秋筠頓時失去了知覺。

不知過了多久,秋筠耳畔有說話聲,不是一個人,“這是誰家的姑娘怎麽倒在這裏?”

秋筠睜開眼,自己正靠在一店鋪門口,圍著幾雙眼睛關切地看著她,有個老者驚喜道:“看這姑娘醒了”。

另個人問:“姑娘,你怎麽躺在這裏,家住哪?”

秋筠此刻已完全清醒,扶地站了起來,對大家深深一福,道:“多謝各位,我身子不適,一時昏厥,此刻沒事了”。

大家七嘴巴舌道:“姑娘顧輛轎子走吧”。

秋筠又福了福道:“謝叔叔伯伯嬸子大娘關心,我家轎子停不遠,我與家人走散,去尋她們來”。

說著,就走,圍著的人也紛紛散去,秋筠仔細辨了下方向,這不是自己才在的那條街道,離那裏好像不遠。

想起自家轎子停的地方,往哪個方向走。

一路聽行人都在議論,方才街上發生的事,秋筠細聽兩個人對話,才弄明白。

原來路過此地一朝廷官員被人亂箭射殺,轎子都打成了蜂窩眼,等到官府衙役趕來,拉開轎門一看,那官員身上遍插箭羽,像刺猬一樣,而且都塗了劇毒,看樣子當場斃命。

秋筠似好奇地問那才議論的一個年輕人,道:“那行兇之人抓到了嗎?”

那人看看她是女流,道:“全跑了,那夥動作迅疾,眨眼功夫影子都沒了,箭從那裏射來的,都沒人看見,那幫護衛有的連哼都沒哼,就倒地死了。

秋筠駭異,想起方才經歷,有點後怕。

又走不多遠,果然,遠遠看到自家的小轎,青語喜鵲看見她,喊著:“姑娘”跑過來。

莫大奶奶也站在轎子旁焦急地等,看她回來,放下心,道:“筠妹,你去哪了?讓我們好找”

秋筠沒說才發生的怪事,怕嚇到她們。

上轎回轉。

晚間,秋筠和莫夫人、莫大奶奶正在閑聊,莫秋生一撩門簾子進了堂屋,微笑道:“都在這”。

莫夫人柔聲兒道:“閑著沒事,聊聊天,睡早了看停食”。

莫大奶奶忙起身接過他解下的寶藍羽緞鶴氅,問:“吃過了嗎?”。

莫秋生走到炭火盆旁,把手湊近烤火,道:“吃了”。

雙手搓了搓,笑微微看向秋筠道:“筠妹妹沒出門呀?”

秋筠看他進來,早已站起身,亦笑道:“今兒白天同嫂子出去了”。

莫秋生道:“去了哪裏?”

莫大奶奶道:“哎,別提了,今個去邊貿集市上,不巧敢上出事”。

莫秋生緊張地盯著秋筠問:“你們去了北邊的楊家集嗎?”

忙又追問了句:“那裏出事你們知道嗎?”

莫大奶奶說:“聽說了,沒見到,道上聽行路的人談起,一個朝廷官員被人殺了,這怎麽回事?你們官府沒查查”。

莫秋生道:“廬州乃江淮重鎮,流動人口多,魚目混雜,忠奸難辨,這事常有發生”。

秋筠沒說今個發生的事,怕莫秋生擔心,若他追根求底,自己又什麽都沒看到,就連用迷藥迷倒自己的人面目也沒看清楚。

這事就過去了,日子照常過下去。

秋筠無事,每日陪著莫夫人閑聊解悶,莫秋生初來咋到此地,廬州地界又不太平,衙門事忙,往往夜深方回,起早又走,難得見面。

不覺過了數日,這日,秋筠從東廊子下走去上房,趕巧正房門裏有二人正往外走,先出來的是一個少年公子,約十五六七歲,白面書生摸樣,長衫寬袖,身子略覺單薄。

那少年先自踏出門來,見到秋筠一楞神,二人相距不過三五步,那少年莫名有點局促,臉孔微紅,二人目光對上,那少年黑白分明的眼眸慌亂望向別處,秋筠忙避過疾走回房。

待裏面婦人出來,看那公子朝東廊子看,一個婀娜背影一閃,就進了東間的門,盧氏明白了,那人正是夏秋筠。

盧氏遂打趣道“長福弟看什麽呢?”。

那叫長福少年紅臉有點羞澀道:“才過來個姑娘,長得很美”。

過二日,盧氏又來到莫府,去了莫大奶奶房間,關上門,盧氏面帶喜色,道:“我那兄弟一百個願意,不知這秋姑娘可否願意?”

莫大奶奶正為丈夫的棉袍打著盤扣子,年下就要上身,因此加緊做上,聽說道:“我正等你的信,看那日光景,那小子是願意,毛頭小子害羞,他母親是什麽意思?”

盧氏幫她把新做成的棉袍鋪在炕上,平壓上一塊板子,道:“他母親無不可,聽見說又是京裏來的,父親還做過大官,也自歡喜,叨念著家窮,耽誤了娃,這回好了,攀上有錢有權的人家,身份也不一樣了,兒子的前途就有保障了”。

莫大奶奶還有一絲猶豫,手上忙著,嘴口道:“我想起,舊日聽說她們家好像因分家的事鬧得不好,人家可一定要好,不然這秋筠嫁過去有什麽閃失,我婆婆和丈夫定要怪的”。

盧氏把板子往新棉袍上壓了壓,道:“那也是族人逼的,不似外人說的那樣,他母親就是性子剛烈,當婆婆有幾個是好的,對媳婦還不都是一樣,像防賊似的”。

她嫂子這話,讓莫大奶奶聽著,有點不舒服,她二嫂與她母親不睦,雖表面上不敢頂撞,然背地裏多有不瞞,她這二嫂又愛小,因此,她母親說死都看不上這媳婦,好在她後來隨了丈夫出來,婆媳不見面,就免生許多矛盾。

莫大奶奶吃了晚飯,去秋筠房中,秋筠正在燈下看書,聽見門響,擡起頭,見莫大奶奶輕手輕腳進來,起身讓道:“嫂嫂來了,快請坐”。

莫的奶奶就坐在書案一側,和秋筠對坐。

舀起秋筠才放在桌案上的書,瞅了兩眼,道:“筠妹妹識文斷字有多好,像我大字識不了幾個”。

莫大奶奶家在健康城也算是有錢的富戶,她祖父重男輕女,認為女子無才便是德,因此,家裏的女孩就粗略識得幾個字,平素針線女紅上用心。

秋筠把書收到書架上,笑道:“嫂子心靈手巧,前兒我看繡的花兒鮮活得和真的一樣,我佩服的緊,我娘常說,我雖生是個女孩,卻針線上一樣不通,讓人笑話”。

莫大奶奶聽她說的中聽,心裏就喜滋滋的,聲兒越發溫和,道:“妹子,嫂子今兒是有一事,不知妹子肯不肯”。

秋筠有幾分猜到,就說:“嫂子請講”

莫大奶奶瞄了眼,看秋筠靜靜地似很好性,就道:“我娘家有個堂弟,也是個秀才,預備明春科考,只是人口單薄,家中有一老娘,常著急娶房媳婦,我這二日坐在屋裏想,妹妹與他倒是天生一對,我那堂弟長得眉清目秀,一看斯斯文文的,脾氣也是極好的”。

莫大奶奶說完這番話,還想往下說,瞧秋筠眉眼淡淡的,似不很熱心,就打住話頭。

秋筠忽地想起,前陣子來的那靦腆的少年,定是他無疑,這少年還是個不通人事的毛頭小子,怎會與自己琴瑟相偕,於是,徐徐擡起頭,啟芳唇,道:“筠娘現不想在嫁,嫂嫂費心了”。

莫大奶奶看她多餘的話都不問,知道沒戲,又有點不甘心,道:“筠妹若是不放心,可去問婆母,這人婆母見過,也覺得不錯,機會難得,這後生臉皮子薄,可是連個女人邊都沒挨過”。

秋筠心徒然一堵,越發確定是那日的後生,心想:“這是說自個身價貶值,找個這樣的就不錯了”。

秋筠聲兒沒什麽起伏,只輕輕地玩笑口吻道出:“嫂嫂,皇上不急太監急”。

一句話道出莫大奶奶心裏,說得莫大奶奶一個大紅臉,訕訕的,暗自後悔,不該張羅。
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